大浪天险
相传,大禹治水时代,禹王撑着一只小船带领天下民工,把黄河由昆仑山阿勒坦郭疏通后,回避三百多里,穿入星宿海,流至贵得堡。黄河是水天一色,难辨东西南北,经积石山入金城,汹涌奔腾,冲万峰千山而过。大禹撑着小船,颠沛摇荡,好不危险。但为了万民生存,决心驯服洪水的禹王却无所畏惧。他稳立船头,指挥民工劈石削山,奋勇治水。有一天,黄河水过桑叶峡、大小照壁、九沟十八险,进曲曲弯弯的大峡,又三拐两弯进入乌光闪闪的乌金峡里。这乌金峡口,原来地势高耸,河水至此,被抬升起来,为了疏通河水,禹王命令民工在峡口右岸驻扎下来,轮流换班地劈峡凿石。有好些民工都受了伤,有的甚至被巨大的峡石砸断腿骨,有的不幸被峡石砸死。这些死难民工,开初零零星星地埋在山坡上,后此处工程竣工时,禹王又令人将死者尸骨合葬到一处,并堆起一个较大的小丘,以示日月山川,永作纪念。(20世纪七十年代末,五柳村民承包原村东土山推土平地时,竟挖掘出一车左右古人白骨,其骨修长,且多根股骨有明显的被砸断痕迹,还有一些股骨长出明显的芦节形状,更有甚者,骨头七拧八歪,象是工伤留下的样子)。峡口收工后,治水大军又进入乌金沟驻扎下来准备清理峡内先民们挖过乌金后留下的堆积如山的沉甸甸的碴石和石阶。为了不使河水漫天横溢,禹王指挥民工集中力量清除。就在大水即将到来的时候,数万民工眼看被吞噬的关键时刻,禹王在指挥船上高声疾呼:“快挖啊!快凿啊!凶恶的黄河水马上到来了!”可是水势凶猛,哪能挖凿得及呢!霎时,怒吼的黄河奔进峡谷,汹涌澎湃,大浪涛天。大水眼看就要逼近民工,禹王当机立断,纵身跳下小船,用右手掣在南边悬崖上,以其巨大的身躯,挡住黄河水,喝令它就地停住。说时迟,那时快,黄河却象有意逞凶示威,欲吞噬眼前这数万生灵。这时,大禹又以千钧之力顶住黄河,大水立地翻滚,前进不得。禹王用左手招呼前方民工,叫他们赶快撤上山头,大家都安然无恙。人们为了感激禹王以民为贵的精神,便把这乌金峡里大浪滔天的山峡叫做“大浪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