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据《钞录》明冯禧撰《柔狼山堠路碑》和民国《狼山路碑》中记,狼山有火氏名涟,原为烽火堠台校尉,在狼山築寨,涟女桂英习武精英,復築唐打绳州旧城,名“保安堡”(火桂英墓在双铺白石头沟,现墓被盗,碑也不见了)。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羌支党项首领李继棒朝宋献五州地,其弟李继迁不服,夥同部族奔反于斤泽,据前清举人陈大安钞本《方土拾墨》中记:“丑鲁夷奔斤泽威州者,今谓西安州也”此说不太明晰,并建南牟会城堡(西安州黄湾)。
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李继迁佔据天都山(《资治通鉴长篇》卷五百一十中记为“牵屯山”,北宋易名“天都山”),并築“天都寨”。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四月,据《北宋誌传》和《辞海》中所记,金国与李继迁联合北侵,李继迁奔反佔据安州,朝旨杨延昭为帅,镇守三关口即陇关、萧关及两狼山(两狼山即今西吉月亮山到屈吴山、峤山、乾盐池(西夏名碱隈川)黄家屲、锁黄川),杨延昭时年已四十一岁。
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十二月,李继迁四处嚣战,由于吐蕃六谷部族首领潘罗支伪降,李继迁不疑,潘罗支集合众部族合击李继迁,迁中流矢败走,于1004年正月因箭伤亡故。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正月,李继迁长子德明,小字阿移即位于枢前,时年二十三岁。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夏,由于李继迁战死,宋夏战缓,北宋在今峁河洛築堡名“水泉堡”(又名柳泉堡),以防御西夏。趙德明以宋朝封为西平王,从锁黄川进打绳川,在今共和变电所址於1002年始築城于1004年结束,名“达啰城”。
是年七月契丹封德明为西平王。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九月,德明降宋,授为难军节度使兼侍中,亦封为西平王。并赐趙姓,从此名趙德明,同时请命归降者妙娥、熟魏等大部族。
咸丰五年(公元1002年)西夏在啰逋川築达啰城。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正月,宋加赐德明守正功臣,十月兼封中书令。
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九月,契丹册封赵德明为西夏国王。
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十月,宋加封德明为守太保。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正月,又加封德明为守太傅。顺三年冬又加崇仁功臣。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七月,契丹又封德明大夏国王。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北宋又加封纯诚功臣。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又加封尚书令。
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六月,西夏趙德明立元昊为太子。
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十月,德明薨,享年五十一岁,谥光圣皇帝。
宝和元年、夏广运五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在兴庆(银川)立都称帝。谓天都寨、西安州为南疆,南牟会为行宫。以地域分置十二鉴烟军司,以两狼山分为左右厢,达啰城为右厢管辖的西寿鉴烟军司,并置酋长。
宋庆历二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公元1042年)八月,元昊夺子妻没移氏纳为妃,營造东牟会(西安州北滩)。建造七座宫殿,内府库馆舍。
是年,西夏野利遇乞与兄弟野利旺荣二人是元昊心腹之臣,遇乞主领天都右厢军权,旺荣明堂统领左厢,宋将种世衡巧施离间之计,元昊中计枉杀旺荣。
庆历三年,西夏天授六年(公元1043年),野利遇乞反对元昊纳儿妻为妃,造成内宫之乱,被赐死。
庆历八年正月,西夏天授十一年(公元1048年),由于其子恨父夺其妻,弑父,元昊卒,享年四十六岁。
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范仲淹宣抚陕西,置杨文广于麾下,英宗以文广为名将之后,累官秦风路副总管,后知“镇戎军”(固原)。
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公元1081年),李宪·字子范,朝旨率鄜延、环庆、泾原、熙河、秦凤五路军征西夏,据《西夏记》(卷六)“宋以五十万军击寨,天都军司以十万骑阵白草塬拒战”。李光从遮谷(榆中)、弩扎川(定西)至屈吴山下击夏人,克啰逋川、營达啰城、趋天都山、焚南牟会。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元月,夏人重修南牟会城,七月西夏集十二个鉴烟军司兵,联合西弟及诸州僧道兵会于天都山,以谋进攻镇戎军和三川寨。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李宪兵在今西合村即宋时锁黄川口,建佘太君西阁,后又建三郎庙,易名为“母子宫”(《开龙山庙碑记》)。
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九月,西夏联合吐蕃、鬼章和十二军司兵,取天都山。
宋绍圣四年,西夏天祐,民安七年(公元1097年)十二月,宋熙河、秦凤两路军再击白草原抵天都山,直入天都鉴烟军司,夏人将粮粟窑藏远徙,宋军无粮死者过半而回。
元符元年,西夏天祐,民安八年(公元1098年)二月,宋築九羊寨,五月出师没烟峡築两寨,十二月西夏嵬名阿埋、保泰军鉴军昧勒都捕,以牧为名伺机攻宋,宋遣第八将郭成、第十二将折可适率万骑,分六路并进,入敌账擒嵬名啊埋、昧勒都捕并其家属。
元符二年,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9年)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朝旨打绳川築堡,在西夏旧址达啰城的基础上,补旧利新建,朝旨赐名怀戎,故名“怀戎堡”,由第八将为堡事,并置巡检司衙门,在堡南今共和镇政府址建“崇宁寺”、“昭忠祠”、“孤魂庙”、“湫水庙”。
是年,由熙河帅姚雄、统治官郭闰以龙凤山旧址復建西夏焚之真武大帝等庙宇。
崇宁四年,西夏贞观四年(公元1105年),宋築萧关城,西至蒿川楞摩城为防西夏改建通会堡 。
大观三年,西夏贞观九年(公元1109年)闰八月,北宋与西夏分化疆界,北以中卫侯家山下七十里为宋夏分界。
征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壬辰日亥时,为怀戎堡有史誌,由供偹库副使兼堡事,将官张安泰撰书《建设怀戎堡碑记》。
靖康元年,西夏元德七年(公元1126年)初,宋都南迁,无力北顾,九月西夏乘机陷西安州,州判任得敬降夏,夏依然任其为州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