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十、卧龙山善缘观
三十、卧龙山善缘观
发表日期:2015/7/4 23:34:57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009

 

观在平川区种田乡刘家井社,在平川海原交界处,刘家井原名“洪水川”,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商贸托运的集结地,前请举人陈大安在《方土拾墨》中记:“商客千集,日驮三百对”。从清光绪年靖远、会宁、海原都在此设“三县会馆”,因此宗教活动自唐代就恒昌兴盛,有唐建遗址雷祖大殿、过亭、门亭及东西大殿,正南古有戏楼,雷祖殿东侧山建有白马都督殿,沙河南建有文昌阁;上述是承唐建築毁於战乱,雷祖殿山门口有一对古石狮,是唐传遗物,至今保存,千年之物,存至今日难能可贵。

第二次建庙是清咸丰年,刘家井是朝廷产粮之地,自古是西北古战场的大后方,咸丰皇帝於咸丰九年五月(公元1585年),旨令善缘观重新以唐建规模復建了庙宇,但到同治兵燹中全毁,1984年开始第三次復建雷祖殿等庙宇,工程还在逐渐復建。刘家井也是人文荟萃的地方,一谚语:“没有个本莫走刘家井”,事於清乾隆年间,有一陕西来的武林拳师,自称武艺精湛,脚踏陕甘两省,拳打遍地传其名,当时刘家井也有一德高望重的刘姓老人武艺高强,命儿子与此人比武会友,呌刘老汉儿子打得一败涂地,由此名声大振,后人诙言,刘家井是藏龙卧虎之地,没有真本领,不要说大话,此话在两省(区)三县一区流传极广,即“没有那个本,不要走刘家井”。

刘家井在抗美援朝中,刘俊琪在朝鲜由於战绩卓著,获朝鲜共和国一级勋章的战斗英雄,然而,回乡后将一战斗英雄冥於病魔之中,无人相及,儿子三十岁亦病故,为穷困所致,儿媳和孙子生计依然艰难。

作者 张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