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后 记
后 记
发表日期:2015/7/4 23:41:54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025

 

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1年),靖虏卫指挥使路昭、镇守参将周海,奏准朝廷重建怀戎堡,在复建城堡的同时,亦复建了龙凤山庙宇。怀戎堡复建后设镇守将和巡检司衙门,但城内没有司神主理,在北宋建“崇宁寺”、“昭忠祠”相对建四挑角戏楼、“孤魂庙”、“湫水庙”的基础上建城隍庙和隍庙戏楼,直到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巡抚督台马公文升、镇守太监刘公祥、总戎白公玉、怀戎堡镇守参将赵永和及堡之将士承前全部又复建了时名怀戎堡城隍庙,并设晒楼、鼓楼,完善了钟鼓相及,即城隍庙的鼓,龙凤山祖师殿的唐敬德所铸唐钟十里相闻。这时的打拉池时名“达喇赤”,村民原来由于雨水多山洪瀑灾之因沿山而居住,在啰逋川的内陆海已经疏通河道,海水下沉成为百泉之地,打拉池形成了村镇,居民集中今秦家巷陈家巷居住,时至清康熙四年地震,损坏隍庙。康熙五年由十二女士化缘维修了庙宇,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奋威将军王进宝回乡养息,在隍庙为超渡其父母、嫂子、姐姐在隍庙办了二十一天水籙皇醮,又在姐姐坟前搭戏台唱了一百天戏,醮事办完,奋威将军捐赠一千两白银,并根据北京故宫形式建城隍大殿和隍庙戏楼、左右十王殿、中间晒楼,设金水桥,没有水流过东西打了两眼井,并设了两付旗杆,二十四套行头,出府全金装,山门金狮卫护。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地方乡绅迁头在城隍庙后北城墙头建城楼,又在东南城墙角城头建梓阙孔圣人殿,每年在殿内举行祭孔和祭孔母,大小官员、举人、秀才、学生和家长穿着礼服临场拜祭。奋威将军原配夫人每年正月十五游华灯,从马饮水挂灯到打拉池祖师行宫又到隍庙,从隍庙再到龙凤山祖师殿,气氛非常肃穆严峻。民国九年西北大地震全毁,但随即又重建,文革中庙宇全毁,1984年在当地群众合力下阖会众弟子齐声复建庙宇、戏楼。

                    

二〇一四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