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七、一、四方面军打拉池会师
七、一、四方面军打拉池会师
发表日期:2015/7/4 21:09:00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131

926四时许,彭德怀率西方野战军司令部和直属部队,取捷径经西吉月亮山(古名崛峗朱龙山),经刘家井、马家井子沿屈吴山(古名崛峗朱龙山),于919到屈吴山水岘滩,驻了6天,阴黄水石匠陈友林作向导,每天向彭德怀介绍周围村庄情况(陈友林口述),所以,于923彭总才进驻打拉池红山寺石窟,甘肃省前人大主任王世泰任警卫。彭总根据中央部署,十五军团又向今宁夏北部进发,缩小了马鸿逵、马步青的势力范围,并在今海原地区发动回族群众成立了豫海回族自治县,中共中央和陕甘特委发了贺电,毛主席称为“回族第一县”,新政权的兄弟民族大力支持红军,为部队筹办粮食和各种物资,成立骡马队为红军运送物资,特别红军在长征北上时,周恩来去同心会见洪都司(回族教主),并预告“红军东进救国方略”(解放后洪都司担任全国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主任)

为了会师的彻底胜利,根据敌情,胡宗南企图拦截二、四方面军东进,另一方面向打拉池方位进犯。彭总指挥红一军团往静宁、通渭一线进发,完成阻击割断敌向打拉池进犯的企图,指挥红一军团的一师、二师,十五军团的七十三师在会宁县城西部构筑工事打击了敌人,不敢再犯,而胡宗南指挥东北军,首先和红军作战而保存自己势力。

会师后彭总又指挥实施打拉池“海原战役”和“宁夏战役”的部署,成立了中共西野前敌指挥部,书记为彭总、成员还有刘伯承等参与指挥作战,总体实施扩大陕甘宁苏区。为协助部队豫海县,打拉池群众组织了骡马队往会宁将台堡运送物资。会宁会师以后,张国焘把四方面军沿黄河到靖远部署,迟迟不进,中共中央和西野彭总为了党内、军内团结,三军在会宁会师以后举行了各种活动,目的是为四方面军继续北上。然而,张国焘借打通国际通道,主张过黄河西进新疆,不执行中央决策。后来在朱德同志据中央决定成立西路军由陈昌浩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这才带了三个半军到打拉池和西野司令员彭德怀和十五军团会师。

会师以后,19361023朱德、张国焘、徐向前与彭德怀、刘伯承、徐海东、程子华、杨尚昆、杨琦清、陈庚等领导同志会师。1024在打拉池街举行阅兵仪式,25日在红山寺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会上由邓小平同志传达了中央文件《党的统一战线与民族存亡问题》的报告。

当时,朱德同志住在李龙家,张国焘住在李玉虎家,徐向前驻老庄张怀春家。举行了几次会议,张国焘不执行中央决议,更不执行前敌指挥进行打拉池、海原战役和宁夏战役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

根据前敌指挥部指挥,四方面军由打拉池一线进至海原北的篙川,北为左翼,结果张国焘把部队指挥调离集结地到兴仁、同心一带,并把五军所余的部队指挥渡河西去,由于张国焘的背离调动,暴露了在正面和右翼的一、二方面军部队,彭德怀作为前敌书记和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坚决执行了中央决策,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战役,如西安州战役,打击了胡宗南的嚣张气焰,和红军发生冲突的敌人全是东北军,为了民族利益所得战利品全部交还,大力宣传了红军为抗日北上救国的宗旨,教化东北军。

由于张国焘的行动,中央决定西路军由陈昌浩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为副职。中央指示彭德怀积极组织动员群众,给渡河造船、造木筏、羊皮筏,靖远地区建立了抢渡黄河委员会,设委员专员等职,马步芳和伪军在西岸沿河布防,在地下党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调来了百人水手经过几天的奋战,四方面军渡河有二万一千八百人渡过河。随机部队向锁罕堡一线集结,经过大小十七次战斗,共歼敌两千余人,西路军伤亡一千余人,向西挺进,走向悲壮之路。

1027,一、四方面军在打拉池董家湾,召开会餐大会,红军、干部、群众全部参加,彭德怀在大会上作了《陕甘苏区状况和一方面军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分设六处分会场。1028朱德慰问了群众,据秦守福、潘腾龙等回忆:“彭德怀到红山寺,我们两送水、送饭、送羊羔肉十二天,后来山上有了做饭的再没有送,朱德握着我的手说,老乡们辛苦,给红军磨了这样好的面粉,支援了许多物资,我们太感谢啦,将来抗战胜利定给乡亲们偿还”。

1029晚,在红山寺接见群众代表,有农会主席魏振清,副主席陈世祥、崔喜梅,委员:范振江、焦万义、张善教、齐国民,三百户农会副主席张志修、催粮委员李万福。首长们讲完话进行入党宣誓仪式,彭德怀宣布任命陈世祥为“西北抗日救国第十三游击支队司令员”之职,并给游击队一些枪支弹药。

1030前敌指挥部、西野指挥部,朱德、彭德怀和红军大部队全部撤出打拉池,只留五十余人的阻击部队加游击队共二百余人,阻击关麟征所率一个师的敌军三天半,敌人只喊活捉毛泽东不敢越过红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