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万良才同王彦升联合创建“同仁消费合作社”,于1935年正式开业,销售进步书籍、刊物,这些书籍刊物全部由上海《生活书店》供给,极大的吸引了进步青年,特别是在靖远学生张生强、欧化远、乔映淮、魏煜、李保洲、武治安、胡进昌、刘宗道、杨贤、万国旺等积极参加者。随抗日战争的爆发,民国二十四年秋,在万良才、苏振甲二人领导下,刘宗道、杨贤、魏耀祖、雒其昌,在靖远一同创办了“靖远同进消费合作社”,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青年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逐步形成了以万良才为首的政治骨干,又为地下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民国二十六年万良才去兰州接替了王彦升“同仁社”主席的职务,并到八路军在兰办事处时任处长的彭加伦和中共党代表谢觉哉的接见,并受命组建“甘肃青年抗日抗战团”的任务,由罗伟任总团长,万良才任秘书长。次年,青抗团被伪省政府勒令解散,万良才受省工委指派加入“抗敌后援会”,并担任《抗敌报》主编,靖远青年乔映淮、张生强、黄鼎、武治安、万国旺、刘雨村、张三友等四十多人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这些同志后来均为国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又如李保洲等同志留在靖远,开展了党在靖远的地下活动,解放后又是各地的领导骨干。
民国二十七年,省工委书记孙作宾,指示岳秀山、张生强再次组建了靖远县委,省工委组织部长郑重远到靖远组织实施,十月份由岳秀山任县委书记,张生强任组织部长,靖远地下党为革命培养了大量中坚力量,如孙作宾解放后任青海省省长。
在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靖远、平川广大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支援了红军革命的亲人共和国的缔造者。在支持西路军强渡黄河造船、制作羊皮筏、捐粮、捐物,为战士们制衣纳鞋、打锅块、炒炒面,众心同声,红军走后白军施行白色恐怖,悲伤的心情从不报怨红军,有的逼逃后几十年不敢回家,直到解放才回来,可是亲人没有了,对革命对红军不仅是物资而且是血肉生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