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杨家将战西夏的考证
一、杨家将战西夏的考证
发表日期:2015/7/4 21:13:37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822
三关口:历史上的“三关口”,并非“山海关”而是历史上的“萧关”、“陇山关”、“石门关”时称三关口。
萧关,在秦西汉的萧关以前的名字叫“马氏寨”,中国历史上有“东函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是历史上的重要关口军事要隘,到唐时萧关置“他楼县”,到北宋时是北宋与西夏交战的著名关隘。
但在唐时亦名陇山关,在唐人称为上关《括地誌缉校》曰:“萧关,今陇山关”,就是今固原县南三关口至瓦亭一线。
《史记》载:“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兵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殺北地都尉卯”。“燕王北定代云中,搏胡众入萧关”。《史记正义》说:“萧关,今名陇山关”,汉武帝数次“北出萧关”,就是唐代的陇山关。《水泾注》云:“都卢峡内,尝有弹筝声”,古名“弹筝峡”。“弹筝峡在瓦亭东二十里,峡奇险,水声击岩如弹筝”。因当时瓦亭、制胜、六盘三关之口,故名三关口。
山上有摩崖碑,避水佛像,明代垂念杨家将伟业功勳修建杨六郎祠堂以山而建。
石门关,隋朝设此关,是因寺口子沟水由西向东。斩须弥山为南北两半,犹如石门,形成一峡称石门峡,故为石门关,另有“木峡关”在六盤山也是一隘口。“须弥山”又是济公活佛修行之山林石窟和其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