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将相文化---二、北宋的战争文化
将相文化---二、北宋的战争文化
发表日期:2015/7/4 21:45:51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697

宋抗金辽北侵中,杨家将在杨延昭的率领下,忠勇不凡,民间佳传极广,宋皇帝忠奸不分,多次造成杨门悲剧,金完颜氏与夏联合,北侵陇关的山关口、两狼山大郎统率全军威镇山关口,坚守两狼山,这些战争史造就了地方历史,杨延昭在西安州以唐驿城的基础上,又築了外城,两狼山史亦纪“营盘山”的屈吴山、蒯团山、碱隈川。杨家将的战蹟,直到1081年李宪率五十万大军击西夏,时任定州副总管的杨文广奉命夹击两狼山、天都山天都寨,击败西夏佔领天都寨南牟会,西夏在河南的老巢被毁,动摇了西夏坚不可摧的基础,使战线北移。

北宋初,老军校尉火氏涟,在今大水沟到狼山立寨,其女桂英修复西汉祖厉县东迁旧址,置安州堡,为此宋抗击西夏南侵,狙其精兵之要隘的前因,而称两狼山、西营盘山之要地(光绪《海城县誌》),民间皆有口碑。又据明人所撰和《狼山路碑》证实,均为地方文化历史,火桂英墓在白石沟,已被盗墓贼所毁,狼山有火氏居衍旧址,已被修築公路佔去大半。

这些战争文化历史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在将相的操持下,从堡卫、军事和政治、经济的指挥中心显示出的文化、生活习俗、战争历史,正说明了将相文化历史。

西夏人从1002年春,突破锁黄川,在啰逋川的打拉池,今共和变电所址,建築达啰城到李宪率军败西夏人的1081年,西夏置酋长和西寿鉴烟军司,经营了七十六年;北宋为抵御西夏,在峁河洛築“水泉堡”(或名柳泉堡),在今靖远高湾到会宁造墩台营所(今头百后到十百后界为历史上的百户所而始名),都是地方历史文化。

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朝旨打绳川築堡,赐名怀戎”(《建设怀戎堡碑记》)置“利威堂”、“怀戎堂”、“宝积堂”以利使节,置“卫教场”;同时修建 “崇宁寺”(今共和镇政府址),亦建“昭忠祠”、“孤魂庙”、“东嶽庙”、“湫水庙”,骠骑尉李兴隆在马饮水建“西宫文曲庙”。

明万历年,大量的中原人迁徒西部,在笔者考察今三场塬地区有“住寨”、“马寨”两个相连的村庄,他们的来历是因为:明将一位姓仲、一位姓顾,多年以押运迁徒司职,眼见这些离乡背井人的悲剧,无心再任职,姓仲的将校改姓为住,地名为住寨,就地以农为业,姓顾的将校改姓为马,地名为马寨,至今还在延用,可见其历史文化族源之一。

据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祖师庙碑记》,明冯禧在明怀戎堡置书院,三川地区许多碑文出于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