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十三、明怀戎堡
十三、明怀戎堡
发表日期:2015/7/4 23:53:50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066

 

明代在统一全国后,地方封为肃王牧地,元朝残余势力几经踏冰侵扰,平川地区依然是边疆之地。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工部侍郎罗汝敬视勘边疆撰文奏章:“为拒丑鲁,古怀戎堡置要,可拒鲁酋之冲要”(明《一统誌》,清道光《靖远县誌》)。往后三十四年,即在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由靖虏卫指挥使路昭,镇守参将周海上疏奏章,再築怀戎堡,巡抚都台大夫马文升、镇守太监刘祥、总戎白玉及诸大臣皆然,马文升等亲临怀戎堡,相厥计谋,由卫指挥同知朱勇督办,城池放弃了旧址,利用北宋怀戎堡东城墙,为明之西前,向东移址。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春,参将趙永和镇守,改为东西城门,趙命东门曰“定远”,西曰“得胜”,城设女墙和瓮城,以然置怀戎堂、利威堂,凡公第倉廪市井營舍皆竣,復建元毁北宋之崇宁寺。亦置巡检司衙门,并建明怀戎堡城隍庙,“钟鼓有时,部伍威严”并置怀戎书院由冯禧·字景福主持教授(明《築怀戎堡碑记》)。

明《一统誌》载:“达喇赤本名乱麻川,天顺中,官军讨满四,分道出此,城周三里三分,东至乾盐池五十里,南至瓦窑沟五里,西至靖虏卫七十里,北至苦水堡六十里,所管墩台十七座”,这是打拉池第三次築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