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啰城由来,北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李继棒统领北五州,向太祖赵匡胤献五州朝宋,其弟李继迁率部族叛走夏州,东北三百里的斤泽自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破会州焚毁;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十月,又攻破会州,熟州部族等地(《甘肃省誌》)。
李继迁渐以强大,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十二月与六谷部族激战中流矢,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正月亡故,子趙德明继位(李姓是唐赐姓,趙姓是宋赐姓),由於趙德明奔父丧,宋夏战缓,趁此之机,宋全线“设堡戍,列部伍,置官统领”(《甘肃省誌》)。西夏亦设戍,即在打拉池今共和变电所址,築达啰城,据《钞录》明人冯禧所撰《定远堂记》:“真宗趙恒咸平癸卯(公元1003年),改年号景德甲辰(公元1004年),築酋达啰城,割断虏卫通道,夏谋川峡地,然无立足之地,宋御敌之谋,築堡於香谷北洛水之丘,名水泉堡,遂夏人突冲川之腹地築达啰城,国朝工部侍郎罗汝敬奏摺,其名始属鲁酋至啰逋川,築堡佔据之意”。夏人在城置酋长裕藏颖沁萨勒知,并置西寿监烟军司,从宋开宝七年至明道元年共五十八年。西夏景宗显道元年十一月,趙德明卒,子李元昊改赵前姓李,于1032年在兴庆立都(今银川),号为大夏国,不断侵掠北宋,直到1227年西夏末主趙睍降蒙古被殺,夏亡国。
从1002年築城至1081年,西夏佔据达啰城79年,蒯团山、宝积山即宋教场川、锁黄川,东到峤山,西去屈吴山,直到靖远县高湾乡的五百户、三百户,会宁的十百户置百户所防守,宋杨家将镇守名两狼山,始终没有失守。而西夏从定州直侵到陇南,被杨文广击止。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神宗命李宪率五路军,在克取兰州以后,从河南克“啰逋川,營达啰城”(《宋史·神宗纪》)。於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朝旨打绳川築堡,赐名怀戎,在达啰城旧址築怀戎堡,管辖十七个墩台,置巡检司衙门将官柳世雄知,今红山寺后三角架遗址,为此宋墩台,供偹库副使将官张安泰知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