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二、三邑县城隍庙
二、三邑县城隍庙
发表日期:2015/7/4 23:56:45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818

据刘钟琦、郭兆瑞著稿《碑文钞录·杂文》中载:三邑县城隍庙《西寓碑亭记》云,始建于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即明怀戎堡已建成,镇守参将趙永和与兵偹库副使杨冕撰书了明《建设怀戎堡碑记》,为堡钟鼓有时,由巡抚都台大夫马文升、镇守太监刘祥、总戎白玉、卫指挥使路昭、镇守参将周海以官资修建。明《築怀戎堡碑记》云:“钟鼓有时”,民间口碑:以龙凤山的唐钟、城隍庙的“鼓”,为地方时钟和风景线,可是,当时讲“晨钟暮鼓”,以宗教驱邪而得名。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由于康熙四年地震,损坏了东西“庵院”、“賽楼”、“来佛寺”等,所以,五年于复建(城隍庙复建碑记)。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奋威将军王进宝省亲祭祖,诰庙荐亡,捐资二万七千两白银,仿北京故宫,缩景修建城隍庙、东西十王殿、东西庵院、审判殿、卧桥、“西寓碑亭”、賽楼、照碑、金水井、一对铁旗杆,十二对两米高石狮,一进三门,半副銮驾,四狮登球,五鬼闹判,金爪鈛斧,太师金锏、打神鞭、二郎神釗、风火圈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日为城隍神巡视日,在賽楼举行典祀献养。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开始,创修賽楼、十司楼、钟鼓楼碑亭,钟鼓楼、照碑、东西庵院、西寓碑亭,道光九年完工,碑由武举胡文烱撰书,大桃一等署直隶三河县知县牛中魁、武举牛中选主持,费银一千七百一十八两四钱,道光八年费银五百三十七两八钱,建东西庵院、湫水庙等费银二百八十七两八钱,直到道光十一年告竣。民国元年至三年第四次築怀戎堡,又完善了城隍庙,但到民国九年大地震,全部被毁,民国二十年又复建部分,才建有子孙娘娘庙、火神殿。公元1966年文革被毁,1996年又复建了城隍庙和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