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十八、刘家井
三十八、刘家井
发表日期:2015/7/5 0:12:10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861
刘家井原名“洪水川”,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一重要商驿,分南北两村,亦称上下刘家井,所谓“洪水川”者,因四周环山,特别是每当暴雨洪涝时,从屈吴山南坡和西华山南麓的洪涛直冲而下,故名洪水川。后来据历史记载,在清乾隆年六十年(公元1795年),屈吴山暴雨成灾,冲击一条河沟,自此,渐渐形成深沟大沙河,刘家井也就形成南北各置,上刘家井今属平川区种田乡五星村,下刘家井属海原县树台乡二百户村。历史上由于是商户的码头,集镇之地,民间称谓,日驮三百对,南北东西交往商道。所以,历史上海原、会宁、靖远三县在刘家井都设三县会馆。
为什么后来名刘家井呢?清雍正年间,有陕西来了兄弟二人,看到地理位置好,土地宽阔,就是因水土流失,水位下降而缺水,找水源打井,多数人靠水窖吃水,如天旱要到刘家的水井打水吃,渐以从沿山而居,改为到川道沿井而居,故名“刘家井”。后来刘氏老二去今会宁刘家寨扩建田庄,亦更名“东同”而为今刘家寨。
刘家井历史上商贸,农工作坊,相当茂盛,不但如此,主要驮运屈吴山、蒯团山所产金银铜贵重器物,后经清同治兵燹,民国九年西北大地震糟害,昔日的繁荣,再未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