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十二、种 田
三十二、种 田
发表日期:2015/7/5 0:13:47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870
原名“屯田”,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築怀戎堡碑记》纪:“南控农牧之场”,因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战场在西北,北宋在今峤山以南,大量屯垦为时局的战偹之地,到明代施行军屯、民屯、商屯、官屯。今种田将军山置将军堡卫,参将路班成築堡,设供偹库官吏的指挥中心,管理屯田储偹,边戌、墩台的机构,今名 “北峯”、“圢底下”即此。
将军山下原有许多深洞大窑,就是昔日屯储国粮食仓库。民间传言“民国九年西北大地震,将军山窑洞是行赌场,一日一老者与小孙同去,小孙看见行赌人背部都插一小白旗,他爷爷也有,小孙即将他爷小旗拔了,爷爷输了钱晦气地走出窑,霎时大地震,窑中人全部致死”。北宋以来到明代大量在种田、复兴储偹粮食的仓库,全部是窑洞,年长日久,圈养了大量老鼠,一度酿成鼠灾,最重者是“黑窑洞”。
清光绪《打拉池县丞誌》纪:“靖远县拨归屯地壹佰壹拾肆顷陆拾五畝二分九厘”,即指种复地区。田于在民国时雨量充沛,有池人立山庄耕种田地者,称为“种田去”,渐更名“屯田”为今“种田”,据清同治《盐茶厅署》文书纪为“屯田所”,但在民国东同乡地畝契约中记为“种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