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八、毛卜拉
八、毛卜拉
发表日期:2015/7/5 0:21:50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439
毛卜拉一名始于元蒙成吉思汗的东征军,据刘钟琦、郭兆瑞的遗著稿《碑文钞录·杂文》中,《龙凤山庙碑记》:“茂卜拉,地沃旷野茂丛白棘,曰白棘滩,元人回回居衍而名也······”。
成吉思汗西征至今阿富汗、伊朗等地,为補充兵源,每陷一地征收大量波斯人编伍。于公元1225年东征,消灭西夏后,回回色目波斯人亦居住在毛卜拉,军转民户在地建立清真寺,伊斯兰教地(今毛卜拉小学后古墓外层是伊斯兰教葬法),以其古圣人易卜拉欣名,简称“卜拉”,阿拉伯语为“唸”,波斯语“吉祥”(《伊斯兰教辞典》)。后人不明,盲语把“茂”以为“毛”尔改。
清康熙庚午年(公元1690年),《龙凤山庙碑》:“五龙捧寿,莲台地母造就,峯秦汉置障燧,茂卜拉置柳木城,恬之伏兵寨”。
毛卜拉有“柳木城”之说:实为蒙恬所置木城,四周植柳树为寨,长方形,久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庄余九棵,下庄余七棵,唯上庄涝坝处一棵最茂,树身直径丈二尺许,内空可围坐七八人,树杈长出一枸杞树,俗称“老怀少”,树腰置一小庙,奉为“柳爷”,枝叶覆蔭
明代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模,封为肃王,奉旨镇守甘州,遂之将校张震、张保兄弟二人,保留甘州(其后裔至今在张掖张家巷),震随驾至兰州盐场堡,后震因谪又从戎,迁址榆中青城賣子堡,肃王无子,震继一子封为简王,简王省亲,忌地名改名“来紫堡”,张氏三迁条城,四迁毛卜拉为一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