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革命火种
发表日期:2015/7/21 15:57:32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809

3.02.01(文字简介)中共甘肃工委 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领导抗日救亡活动,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共甘肃省工作委员会。1937年8月以后,党陆续派孙作宾、刘杰(女)、刘南生、蔺克义、樊大畏、郑重远、窦志安等一批共产党员来到兰州,筹建工委工作。10月26日,中共甘肃省工委在兰州正式成立(当时称兰州工委),孙作宾任书记,郑重远负责组织工作。吴鸿宾负责宣传兼回民工作,刘日修负责青年工作,刘杰负责妇女工作。甘肃工委成立后,根据中央“大力发展组织,迅速扩大党的力量”的指示,采取“从中心城市到外线,从外线到乡村”的步骤,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937年底到1939年初,相继建立了兰州市学委,甘肃青委,兰州市委和榆中、凉州(今武威)、靖远、徽县县委及兰州民族特支等基层组织,党员发展到260人。
3.02.02(照片)万良才
3.02.03(照片)孙作宾
3.02.04(照片)吴鸿宾
3.02.05(照片)郑重远
3.02.06(照片)张生强
3.02.07(照片)《合作生活》发刊词
3.02.08(照片)陡水支部诞生地
3.02.09(照片)一视同仁
3.02.10(照片)靖远县工委工作交代会议纪要
3.02.11(照片)靖远县工委旧址
3.02.12(文物)地下党员用过的旱烟匣
3.02.13(文物)地下党员用过的汽灯
3.02.14(文物)地下党员用过的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