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绵延的大山将平川、靖远、会宁和宁夏海源县交汇处的屈吴山中的平川区屈吴山中国革命领袖红军纪念馆围在了舒缓的臂弯里,显得祥瑞殷实。初夏时节,记者来到屈吴山中国革命领袖红军纪念馆,这是平川继打拉池红军会师纪念亭之后修建的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在这里学习长征精神,感受红色文化。
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冲出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四省区,转战数万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纪念馆工程为六层框架结构,长70米,宽18.9米,高26.2米,总建筑面积5118平方米,由平川区民营企业忠恒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投资2900多万元兴建。纪念馆陈设了革命领袖及十大元帅铜像、打拉池会师、靖远兵变、陡水支部、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展览,设有红军长征文物陈列室、长征革命历史展馆、会议室、接待厅等场馆,另设有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和可容纳600人学习住宿的宿舍、食堂及军训场地,目前已被白银市委宣传部、白银军分区命名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学生军训基地。
平川区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对中国革命做出过突出贡献,是甘肃省的革命发祥地之一。1932年,境内发生史称“靖远兵变”的革命活动,打响了甘肃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1936年10月,彭德怀率西方野战军到达打拉池,司令部设在红山寺大雄宝殿内,执行二项任务,即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条件,实施中央拟定的“海打战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在打拉池会师,朱德、徐海东、程子华等红军领导人也到达打拉池,打拉池会师是红军总部与西方野战军总部的最高级别的会师。红军在此驻扎了48天,留下了许多当地群众支援红军的佳话,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早在1934年,以万良才为首的政治活动骨干力量就在平川区境开展革命运动。1940年,陡水支部成立,开展地下工作和支前工作,迎接解放大军。陡水支部为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1年,平川中恒学校在甘肃忠恒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此创办了少年军校,投资100多万元购置了军队专用的300套床及床上用品,新建了可供300人用餐的大型餐厅,装备了4个爱国主义教育室,设有器材库、值班室、医务室、超市,军训设施等。学生军训期间的所有安排都按照军事化管理。一批批的中恒学子在这里接受人生的重大洗礼,长征精神成为了学生们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平川中恒学校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道德高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该校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育人风格和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