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红山开元寺
三、红山开元寺
发表日期:2015/7/4 23:49:12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2080

 

据前清举人郭兆瑞、秀才书法家刘钟琦二人合撰钞本《碑文钞录杂记》载:“开元寺,俗名西山寺、红山寺,始禅北魏文成帝二年(公元452年)”,距今1554年。

另据1982年《陇苗》文史资料刊载:《法显和尚西行记》云:“东渉僧人法显,率弟子四百余人,西出关中,渡陇坂,去姑藏(今武威)拜佛,行止当时割据黄河以南即靖远、平川、宁夏地区的鲜卑族人西秦王,乞伏乾归政权的阻扰下,未能过河西去,迴旋于河南地宣教”,在今靖远、平川、海原、中卫地区开凿石窟创立佛寺,法泉寺、开元、西华山石窟,皆此时法显弟子创立。后至北魏孝文帝,费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石窟,建立佛寺,雕刻石佛像,译经文(《儒佛道与传统文化》一书)。红山寺佛功始法显和尚师弟法了和尚同弟子二人宣教始建(郭兆瑞、刘钟琦撰钞本《碑文钞录·杂记》)红山寺石窟门刻有佛学对联: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原来是一身。

上联云:俗家弟子入佛门之身就是法身,“戒”、“定”以后在身心以后所反映的功力为报身,化身功德圆满以后到最高境界为化身;下联佛祖只是释迦牟尼,其他的弟子和佛学流派同一叫佛学弟子,所以及三身原来是一身。

佛教启源,公元前六世纪,后在公元前612年由印度二位僧人用白马驮小乘经文进入中国,在今开封官办设白马寺,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派蔡音等一行又去取经,后开设开元寺。由于佛教在中国大量传教,所以就出现了法显和尚率四百弟子去姑藏拜佛。又过二百年即隋朝末期,玄奘大师十三岁正式剃度,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大师时年二十八岁,在长安呈奏去印度取经,没有奏准,玄奘私自西行到姑藏由二位僧人引渡出了关到瓜州,就在瓜州的秋天玄奘受到地方官的通缉,即刻去离瓜州不远的塔儿寺,遇西域人石槃陀要求皈依佛门,大师允其入教,然而在西去的路途,石槃陀因路途艰辛变了心,还谋图殺害大师,后来玄奘一人去白墩子,到此地正遇烽火台指挥官王祥,他是佛门弟子,大力支持了玄奘。大师在印度十九年,于公元645年回国,为伟大的历史纪事,此后过了三百多年由吴承恩在连云港清风岭撰写了《西游记》,石槃陀就是孙悟空的原形。

公元1003年北宋与西夏战于平川区东部的时名两狼山的“崛峗朱龙山”(即屈吴山)、“蒯团山”即黄家屲,西夏人在今打拉池建築“达啰城”,夏人奉佛喇嘛教在开元寺兴教,保存了开元寺。后于元代元人以然保存了北宋所建“崇宁寺”(今共和镇政府址),亦保存了开元寺和建在西合的“佘太君西阁”。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怀戎堡将官张安泰同诸将建苏武神庙、山神、土地祠。

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怀戎堡游击将哈钦将军,狙敌战死于今狼山,葬于“打拉池坪(今刘家台台),有《哈钦将军战胜碑记》”(清道光《靖远县誌》)。碑文亦记有:“开元寺,足於北魏,同靖虏卫法泉寺俱列”。刘钟琦在撰书《西山开元佛工木誌碑》中云:“西山寺,吾地之锺灵,始尔久矣,蟠结之根,乃北魏文成帝壬辰,佛门光智者法显、师弟法了同弟子二人所始耶法像乃以石尔凿,精美拙谛灵光,大者三尺、小者五吋,计拾有二”。大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张氏敬祖,同僧人融海和尚,俗名胡银海,续凿扩石窟,建法王殿、药王楼、张氏捐赠颜家坝,即大坝沿以下田产,三十畝零七分水田为会产。清道光僧人展聪主持理寺,弟子十六人,聪乃与悟元子(刘一明)结交甚厚,聪弘化圆寂,继者田和尚,民国初年,郭二师兆麟,因屠殺猪仔闇道见人身,郭师悟化人灵棄业缮理佛寺。斗转星移,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改石佛像,奉请魏师同徒五人,塑三大佛身,及诸罗汉,后举人郭兆瑞撰文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二龙喜珠,一龟潮佛,狮象捍门,千载弘法,兴废者数,我佛子碣光也”。

在《碑文钞录·杂记》第十八页佛寺碑文记:“□□□佛寺□□□□□□,序□北魏,同法泉碧云俱始,夤造石佛,时千百年者,佛之净院,盛于西夏、元、明人,元人未毁,亦无兴造,山前河溪,山丛石梅椿,前后三泉,緻□□□□,典雅深景,养炼诵文,净空法门圣地哉”。

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工事三殿,即三清宫、子孙宫、三官殿,形成“仙佛合综”山场,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缮寺院三石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石窟前捲棚,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续建山门、戏楼、土地祠,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暴雨洪涛,倾山而下,冲毁山门、戏楼,1884年同治兵燹,捲棚等多座庙被焚毁。光绪二年由地方绅士张学弟、路建安、张先卯等人募集重建,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西北大地震,庙宇全毁,石窟裂开缝,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由池人徽县教谕官谢文俊和池人牛兆毅、刘钟琦、郭兆瑞、郭兆璘及十二老妪化缘,会同地方人等,利用旧料復建捲棚、三清宫、子孙宫、三官殿、药王楼。1941年蒼龙山举行皇箓大醮,玄语语言:“银河落山下(指飞机场),银燕满天飞(指飞机)”,世人皆奇,四十年前何曾知晓寺前修建飞机场?钞本《碑文钞录·杂记》中在“杂记”三十九页记:“列海枯竭,啰逋川内陆海干枯,连年旱灾,虽有百泉,无助于事”。一日,身着素袍,龙杖扶手,年越古稀之翁,牵枣红马,上得山峯,环顾而曰,山峯学嵯嵯,百川秀秀,佛印仰天,向西三拜,俱时,玄机雷鸣,驚天动地,倾盆大雨,数日不停,旱情立解,翁何往?烈马变成了红山与日月同辉,村夫目睹,始工前峯有自然石穴,灵光及身,和尚奉佛,逐日凿山洞,窟竣法显大师即命山寺为开元寺(接云观白马天神(杨门三郎神)复示)。

亘古山寺至1966年文革中,毁为残垣断壁,1985年夏建捲棚,塑佛祖三身像和十八罗汉,2004年由王芝意捐资三十万元,改元三清宫殿为药师佛殿。

1、人物典纪:

融海和尚,俗名胡银海,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主持开元寺与会首张敬祖扩建石窟(1985年接云观芙蓉大帝趙云神复示),今接云观万积宫前石洞,为融海和尚禅养洞所。

前清道光开元寺和尚展聪,靖远红柳人,清道光《靖远县誌》有记,自幼学佛,终身往来碧云寺(甘盐池碧波潭)、华嶽崆峒,享年八十七岁,葬于开元寺东,于时年二月望日午时圆寂,终前邀友来山,友皆奇,以素食相待,谈笑风生,是时告友正果,面如生时。

2、开元寺是革命纪念场地:

1936913,中国工农红军到逹陕北后,为迎接二、四方面军会师,组建了西方野战军,左路军由左权率领;右路军由徐海东、程子华率领十五军团,由陈漫远率七十三师,先遣到打拉池,到会宁县与二、四方面军会师,十五军团到达打拉池。司令部和徐海东驻旧堡子,政治部驻打拉池小学,后勤部驻回族李德和店内。因国民党飞机轰炸了旧堡子,司令部搬迁到董家湾陈典院内。彭德怀率西野司令部和司直部队,出六盤山过西吉翻月亮山,经刘家井,延屈吴山到水岘滩驻扎。石匠陈友林为向导,后移打拉池开元寺。因山岩为红,又是红军驻扎名红山寺。彭德怀驻石窟,当时的警卫班长,后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王世泰是历史见证人。

红军帮助打拉池群众建立了苏维埃农民协会,农会主席魏振清、副主席陈世祥、崔喜梅,委员范振江、焦万义、张善教。当时属会宁辖区的小水、老庄,亦成立了三场塬农民协会,副主席是小水张志修,崔粮委员李万海,并成立了游击队。

为迎接二、四方面军会师和解决红军衣着粮食经费之困难,首先陈世祥将为政府征交的公粮、草料全部移交给了红军。第二打土豪所收缴的物资,第三动员乡绅和群众大量支援了红军;首先凡有石磨的家户,二十四小时换人换牲口磨不停为红军磨面粉。这些物资都由红军后勤部长杨向昆、以抗日救国借款、粮、物资出据了条据,当时宣传政策是:抗日胜利后偿还。如催粮委员李万海保存有一万多张条据,装在枕头匣内,文革中被称为变天赈收走了。其他群众的条据,在红军走后,白色恐怖中,都相继自毁。

十月二十三日,四方面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来到打拉池在今红会,原名石峡口会师。十月二十四日在打拉池举行阅兵仪式,朱德当时驻李龙家,张国焘驻李玉虎家。由于张国焘的破坏,不执行中央决策打(拉池)——海(原)战役未能实现,十月二十七日在红山寺召开了红军指导员以上干部会议,会上由邓小平传逹了中央文件《统一战线与民族问题》的中央文件,十月二十八日在董家湾召开红军大会,由彭德怀报告了:“红一方面军党的工作”,会后举行了会歺大会,十月二十九日晚,在红山寺石窟朱德、彭德怀和十五军团领导接见了群众代表魏振清、陈世祥、崔喜梅、范振江、齐国民、张志修、李万海,举行宣誓,加入了共产党。陈世祥被彭德怀任命为“西北第十三游击支队司令员”,十月三十日红军全部撤离,到屈吴山水岘滩驻扎,十一月五日全部撤走。

198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五十周年纪念时,打拉池群众和工矿企业、驻扎空军,捐资捐物,出劳力,建造八角亭并置红军纪念碑,为教育下一代和垂念红军雄狮,现为市区文物保护场地。

 

 

法名开元寺,俗名西山寺,1936年彭德怀驻山寺设司令部,中国工农红军驻山,山岩红色从此被称“红山寺”。山寺始禅北魏文成帝二年公元452年距今1554年。

法显和尚率400弟子往姑藏拜佛,行至今靖远平川地,鲜卑族人西秦王乞伏乾归政权,阻扰未能过河,法显命弟子在河南宣教,开凿石窟立佛寺,红山寺是法显和尚师弟法了和尚同二位弟子三人宣教始建。

法了和尚鉴听民传啰逋川红山奇灯显殊,法了同弟子二人上山果见奇灯,叩拜立愿,凿石佛窟,自此山寺名“开元寺”,佛光普照,千五百年相传至今。

公元1002年,西夏人战于平川区东部,佔据时名两郎山的崛峗朱龙山、蒯团山,在打拉池建达啰城。奉喇嘛教,佔奉红山开元寺,元朝依然保存了开元寺、崇宁寺,佘太君西阁。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怀戎堡将官张安泰同诸将建苏武庙、山神庙、土地祠。刘锺琦撰文《西山开元佛公木誌碑》云:“西山寺吾地之锺灵,始尔久矣,蟠结之根,乃北魏文成帝壬辰佛门先智者法显弟子所始耶”。法像乃以石尔凿,精美拙谛灵光,大者三尺,小者五吋,计拾有二。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张氏敬祖同僧人融海和尚,俗名胡银海,续扩凿石窟,又建法王殿、药王殿,张氏捐赠颜家坝以下三十亩零七分水地为会产。清道光僧人展聪,法名缘智,主持理寺,弟子十六人聪与悟元子结交甚厚,聪圆寂前善请同仁宴会,于时辞世,惊动世人,追醮多日。继者田和尚,民国初年,郭二师兆麟主持,二师原为俗人,见屠杀猪仔猪显一人身,二师自此弃业缮理佛寺。斗转星移,民国九年西北大地震庙毁。

往昔,明万历十二年工事三清宫、三官殿,形成仙佛合综的山寺。道光四年续建山门、戏楼、土地祠。道光六年山洪倾山而下,毁坏山门,同治元年兵燹庙宇全毁光绪二年由乡绅张学弟、路建安、张先卯募集重建,民国九年西北大地震全毁,民国十一年由教谕官谢文俊、乡绅牛兆毅、刘钟琦、郭兆瑞、郭兆璘十二老妪募集重建,及后又建石窟捲棚、娘娘殿、三官殿,直到文化大革命庙全毁。1984年开始,合会众弟子集四方财力重建庙宇,佛山纯颖馨尚。

二〇一四年五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