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前仆后继闹革命
三、前仆后继闹革命
发表日期:2015/7/4 21:10:45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732

民国二十一年五月下旬,革命受到挫折,谢子长、焦唯炽、杜润滋、王儒林等通过各种关系回到兰州,商议举行第二次起议,正在这时,情报得知王子元部三连连长杜鸿范来兰接运军火,谢、焦与杜是旧识,动员杜参加起议,并把枪枝弹药所带士兵全部交谢子长,杜同意参加。时已汇集了七十多人。25日从兰州用羊皮筏子将枪枝弹药运到河口。又沿旱路运往当时的靖远水泉。这样以来地下党又在水泉堡树起“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旗帜,靖远、平川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人员扩大到三百多人。总指挥谢子长、政委焦唯炽、参谋长杜润滋、秘书长邬逸民,下辖三个支队,一支队司令杜鸿范,二支队司令张东皎,三支队司令王儒林。警三旅王子元闻讯,立派第三团骑兵营围剿游击队,游击队侦知消息,即调张东皎等一、二支队占领北山前沿大山,进行布防迎击敌人。另令姜耀坚守保卫指挥部的安全任务。

六月二日,周维邦、梁胜骑兵营排成纵队向义军阵地发起进攻。游击队以逸待劳,多次击退敌人,黄昏时分,谢子长抽调精干力量绕到敌后袭击敌人,周军腹背受击,阵脚大乱。敌营长周维邦被吕成义击毙,敌营长梁占胜受伤,溃乱不成军,伺机后撤。张东皎令游击队停火,欲用政治攻势收编敌军,当他站起来向敌军喊话,不幸中弹滚下山坡,为敌所擒,梁占胜劝降不成,杀害了张东皎。杜鸿范也负了伤,谢子长考虑游击队刚成立缺乏战斗经验,遂下令绕道向海原进发。

游击队从雪山寺到山后抄了周维邦的老家,到海原圆子河,又由于海原县城的沈毅民,靖远县的汪新民叛变革命,按原计划在海原成立沈营,在靖远成立汪营的起义计划落空。

革命又走到一个低潮,杜鸿范、邬逸民等先后离开部队,谢子长调任为“陕甘游击队总指挥”,在园子河进行了整编,将原三个支队合编为一个支队,王儒林任司令员,杜润滋任政委,姜耀任大队长,并确定游击队在靖、海、会、景泰打游击。

园子河整编之后,王儒林带领队伍经西原、北湾、糜滩、水泉,在水泉又作休息,部队从二百七十人发展到四百人,又和王云山特务营鏖战,特别是和敌105旅冶成章部苦战多日,游击队终因力量不足,又无作战后备和远见,孙作宾、杜润滋决定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中国共产党在靖远的斗争又转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