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左宗棠置打拉池县丞--六、民国十八年饥
左宗棠置打拉池县丞--六、民国十八年饥荒
发表日期:2015/7/4 21:23:17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997
饥荒的形成,始于民国十七年,就形成大旱绝收,十八年农事大好,但由于十七年的大旱过度,是全国性的疾瘟肆虐,田间青苗颗粒未成熟。饥疾之人,腹内空虚,四邑之众,田间吃青穗,不知饥饱,糟害庄稼,人蝗孽苦,腹胀疾疫,弃尸遍野。
池地四邑,乡绅联名济粮,倉储百石以上,四处放舍饭,到民国十七年,四川、陕西、江苏、河南灾民,大量拥来,称“吃大户”,此事追踪到北宋形成“丐帮”,天下共有,一日之内呼唤即到,成群结队,凡来者必予其求,不然所害成难,故乡绅设民团保卫。
毛卜拉例授岁贡生张文尉,以舍饭放粮救人,为了救民,卖了烟坊和货,以银元救民,并大量采药为民治病。
小水张登祯民国九年大地震后,扶灾救民,十八年为救饥荒,从宁夏中卫驮粮救灾,张志修亦广救民众(上述资料均系《钞录》杂记中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