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成吉思汗东征军“探马赤”军,均为波斯人,后转为民户,波斯人大量与汉族妇女联姻,甚至挟汉族妇女回波斯,在这时汉族和波斯人形成以武教会“明教”,随后朱元璋主持了“明教”,扩大了势力,灭元后,朱元璋建国以教会名为“明朝”,以洪武为年号。
从秦以来主要战场是在西北,而三川地区为历代隘要之地,明虽灭了元,由于元残余在西北的侵掠,南部倭寇的侵扰,形成两翼战场。又据《一统誌》载:“达喇赤本名乱麻川,天顺中官军征讨满四(即李满俊),分道出此(指怀戎堡),城周三里三分,东至乾盐池五十里,北至苦水堡六十里,所管墩台十七座”。清道光《靖远县誌》载:“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工部侍郎罗汝敬撰文奏章,为狙丑鲁,古城怀戎堡置要,可拒鲁酋之冲愚”。
《一统誌》所记:“苦水堡”,即今靖远县东北,平川区北的“虎狼洞沟”往北,“卧龙山”庙观西有堡名“苦水堡”,“苦水淌”从何而名,前人未纪,不知所由。在《钞录》二卷七十四页有明人勒之《卧龙山龙脉庙始记碑》,前后文不全,仅记“□□□□,□水□早□□金辽,蒼龙山庙碑记□□□显德□昌,吐蕃据□築之,序□□南宋戊午,金辽天眷抅兵所险,始再兴,□记庙宇,兴于明万历,古曰□□□□”。据此而知,苦水堡始建于五代十国的显德年,即公元954年以后,由吐蕃称王初建,后于南宋金人天眷年起用,为天险之地,置县名曰“桦平”名。
所谓“讨满四”,即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据《明史》、《明实录》:姓李名满俊,排行老四,故名满四,原是蒙灭时遗民,时称士达。其祖父巴丹降归明朝,授正千户。原属部落遂安置在固原三岔沟一带,号满家营,成化四年,满俊因张把腰劫牛羊杀人案,嫁祸于满俊使其蒙冤,再加地方官府经常勒索,逼起而造反,在石城聚众,明朝调集三万三千余名,由总督军务右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太监刘祥、总兵官刘玉、都御史马文升等由金佛沟,右参将夏正等由乱麻川(打拉池)进,剿灭满俊,俊为保民投降而被致死。
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十月,蒙酋由锁黄川青沙岘深入西安州,掠衣甲弓矢财物数百万,杀伤一百二十人。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闰八月,李自成起义军,从六盤山北,攻佔镇戎所“西安州”,定戎堡。九年二月起义军又佔定戎堡,战争残忍,烈焰焚城,义军损伤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