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将相文化形成宗教文化---二、佛教传入
将相文化形成宗教文化---二、佛教传入“啰逋川”
发表日期:2015/7/4 21:42:24 来源: 屈吴山旅游  阅读次数:1717

根据1982年《陇苗》刊登《法显西行记》,东普僧人法显一行,西出关中渡陇坂,西去朝佛,被当时割据统治河东,包括平川区境的鲜卑族西秦王,乞伏乾归政权的阻扰,未能过河西去,迴旋于今平川、靖远地区传教,即在“法泉寺”、打拉池红山“开元寺”凿石开窟立佛(刘钟琦《西山开元寺佛工记》)。

另据中华书局编印《儒佛道与传统文化文史知识》一书,第三部分《佛教与传统文化》、第二十页《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一文:“由于佛教传入中国所受非难,不成规模,直到北魏文成帝元年(公元453年),至孝文帝费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石窟,雕刻佛缘,资助译经”与前载相吻合。

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由王□成所撰《哈钦将军战胜碑记》云:“开元佛寺足于北魏”,和刘钟琦所撰木碑《西山开元寺佛工记》云:“前人所记,佛寺始建于北魏文成帝与法泉同上,以石造谛灵光,大者三尺,小者五吋,计拾有二”。据此可证,红山“开元寺”始建于北魏,凡法显一行师徒四百余人,塑造佛工传教的产物。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由名僧融海和尚与张敬祖扩建了佛寺,后由田和尚主持。清道光展聪在山主持十六年,有徒十八人,后在山圆寂正果(清道光《靖远县誌》)。道教全真派弟子刘一明又名刘万周,道号悟元子,曾在红山寺东凿石窟结廬修炼。

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僧人桑迦班丹来打拉池建“来佛寺”。上述是佛教在地方的历史。然而,屈吴山从历史上看,群众的信仰习惯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共信习俗。道教是张陵在四川青城山创立三斗米教开始,是中国民族宗教,以太上老君道德经为宗,讲道法自然,以道家文化哲理为基础的。而佛教是外来教,历史上互相排斥,矛盾激烈,以教形成护法护寺的武僧,到唐建国后,高祖李渊在武德六年(公元1623年),招集儒、佛、道三教首领,共商共容,互取互补,唐即在大足山建儒佛道共住一山的山场,后逐渐形成一寺、一庙内供奉三教之祖宗,其由而传至今。